《傻瓜吃乾麵》:大智若愚的福州乾拌麵
一碗簡單的不簡單
福州乾拌麵 (又稱:傻瓜乾麵、福州麵)
傻瓜乾麵應該是最能體現「極簡主義」的麵食了吧!
先將細圓狀的麵條放入大鍋滾水中川燙,另取一只碗加入一點豬油,最後再將煮得恰好不過熟的麵條撈起,甩乾水分後,緩緩放入碗中,點綴點蔥花,就這麼端上桌了...
接下來,其餘的醬料你得自個兒來了...趁著麵條未乾,甩上幾滴店家特製的香醋或醬油,加上幾瓢香而不辣的辣渣籽或辣油,然後邊拌邊吃.....
我會再搭配一碗包著肉餡的福州魚丸+蛋包湯,吃完半碗麵後,將蛋包撈到麵上,讓泊泊流出的蛋黃也成為拌醬,並以此做個美好的Ending...
「傻瓜」的緣由
臺灣最早的福州麵店,原自福州移民來台的榮民,為了重現家鄉的乾拌麵,而開始販售的點心,除了福州拌麵,另有包了肉餡的福州魚丸,一碗麵配一碗湯,撫平了許多人的鄉愁。
由於這碗麵的配料實在太簡單,因此有了「傻瓜乾麵」的稱號。
有另一種說法是這麼來的:一開始由於到店裡來吃乾拌麵的客人會直接請老闆「燙些麵」(閩南語聽起來就像傻瓜麵),講著講著就成了傻瓜麵了。
這個說法我喜歡,諧音衍伸而出的美麗誤會,著實體現了臺灣特有的多元文化呀!
房東煮的那碗福州麵 至今仍難忘
想起一個小故事:
多年前在上海工作時的房東,是一位從福建武夷山到上海打拼的女孩兒,雖年紀小我一歲,歷練可比我多上許多,初到上海時借住她的公寓,受到許多照顧,其中印象很深刻的,便是她在早晨時常做的乾拌麵了。
簡單的掛麵煮到微軟而不爛,碗裡的調醬是由醬油、鹽、花生醬所組成的,從鍋裡撈出熱呼呼的麵條,直接放入碗裡,加兩匙煮麵水,拌個三兩下,便是一碗超香的拌麵,所有的醬汁都趴在麵上,不會有過乾或過濕的問題,吃到最後一口的口感都一樣。如果想吃辣的,房東則會從冰箱拿出家家戶戶必備的老干媽辣椒醬幫你加上,另外再配上她早起製作的豆漿與豆渣煎餅。
再簡單的食物只要天時地利人和,就能擁有魔法般的力量。
曾詢問過關於拌麵的食材與做法,得到的答案竟是簡單到令人驚訝啊!麵條嘛就是最普通的乾麵條(細圓狀),花生醬則是超市就買得到的吉比SKIPPY柔滑花生醬,雖談不上講究,可那味道就是很對勁!
當時的感動至今仍難忘,可事過境遷,儘管我再怎麼講究,也煮不出那味道了...
(湖貓 攝) |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