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鹹小卷炒莧菜》:雙倍鮮

春、夏季盛產的莧菜,含有豐富的鈣、磷、鐵等營養物質,對於發育中的孩童以及體虛需要補血的婦女都是很適合的蔬菜。

莧這個字最早為「荇」,秦漢以前都是這個說法,後來有人誤寫為「莕」,直到民國以後,才有「莧」的稱呼,並加以統一。

臺灣在日治時期,民生物資匱乏,一般家庭以容易栽培的紅莧菜煮成一鍋湯,奢侈一點的加上幾條小魚乾,就是全家人的菜餚和湯食了。如今,莧菜小魚竟成餐館菜單中的特色佳餚了。

由於莧菜含鉀量高,有腎臟方面疾病的人少吃,或川燙後再烹調。不過,鉀元素能平衡鈉的攝取,對於一般人心血管方面的保健可是相當重要,除了能降血壓以外,還能幫助補充運動時大量流失的電解質,避免抽筋與肌肉無力。

莧菜特有的鹹鮮味若再加上小魚乾,氣味加乘,是最多人使用的烹調方式。

今天湖貓換個口味,使用夏季盛產的鹹小卷與莧菜一同入鍋,果然海味更濃,且依然保有鮮味,根本就是天然「植物性味素」與「動物性味素」的完美合奏,完全不用另外添加鹽巴,而且很下飯,請務必試試。

※鹹小卷建議一次使用最多三隻(小),太多可是會太鹹喔!
P1260315
(湖貓 攝)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