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醬筍燒魚》:家的味道

我是山城南投長大的孩子,從小到大餐桌曾出現過的蔬菜裡,竹筍必定能排名前三名。
關於新鮮竹筍的美味,相信許多人已了解,我就不在此贅述了。

今天湖貓想跟大家介紹的食材,是「醬筍」。

「醬筍」是一種醃製過的竹筍,種類大多為春夏兩季盛產的麻竹筍居多,在早期農業社會,人們將竹筍靠近底部纖維較粗的部分以鹽巴、豆麴、糖或酒(各家作法不同),醃製起來;然而經過醃製後的竹筍,粗纖維已被酵素所分解破壞,竟成為脆中帶軟的口感,味道則是鹹中帶著酸甜、充滿了濃郁的醬筍鮮香。

醬筍含有多種營養成分,主要有蛋白質、胺基酸、鐵、磷、鈣...等,醬筍特殊的香氣與鹹甜酸味還有促進食慾的功能,每次湖貓媽料理醬筍,總能讓全家人的胃口瞬間提升,多吃兩碗飯,一點也不誇張,減肥的人可要小心了。

醬筍燒魚是最常見的烹調方式,醬筍的鮮、鹹、酸、甜,恰恰好搭配多肉的漁鮮,事先以薑絲爆香,去掉了魚肉的腥味,融合了醬筍美味的多汁軟嫩,光想到那特殊的風味,唾腺躁動了起來。

不過,現在要吃到食材新鮮製作無添加的醬筍越來越難了,這幾年,奶奶與外婆相繼回了老家,家中再也吃不到自家醃的醬筍了;還好,厝邊親家還是有人做的,分到的那一小罐濃縮的美味,頓時更顯珍貴。

長年居住在外的湖貓,為解思鄉之情,也曾向母親索取過珍貴的醬筍自己燒魚來吃,卻總覺沒有母親燒得夠味,索性放棄不做了,只要回家前記得預約即可,還好電話另一頭從不令人失望。

後來結了婚,自己也當了主婦後才明白,原來,媽媽燒的魚,是任何人、任何食材都無法取代的。你(妳)同意嗎?



IMG_1180

留言

熱門文章